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-久久久天堂国产精品女人-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-久久久我不卡这里只有精品

智匯科技 食安專家 全國服務熱線:

食安知識

食物發(fā)霉了就會致癌嗎?來看一段瞎扯的“科普”
時間:2024-02-28 15:21:32 來源:轉載食品伙伴網 點擊:248次
前幾天看到一篇關于飲食與癌癥的“科普”,其中有這么一段:
短短的一段話,一堆科學名詞和生化機理,讓人不明覺厲。
 
不過,這段“科普”純屬胡說八道。
 
食物“儲存不當”有可能發(fā)霉,但合格產品在正常的保存條件下,過期一段時間一般并不會長霉。很多食物,甚至過期了也只是“不那么好吃”,而不是“不能吃”。
 
不過,這還只是一個“瑕疵”,不至于讓我說它胡說八道。
 
胡說報道的地方在于以下幾點:
 
首先,“霉變食物中含某些真菌以及代謝產物”是對的,但是說“(這些代謝產物)比如黃曲霉毒素能將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,并促進亞硝胺的合成”,就完全是小編的想當然了。黃曲霉毒素自己是致癌物,但是它跟硝酸鹽/亞硝酸鹽沒有什么關系。如果食物中含有比較多的硝酸鹽,在硝酸鹽還原酶的作用下會有一部分轉化成亞硝酸鹽,亞硝酸鹽可能進一步轉化成亞硝胺。促進轉化的是不同種類的酶,而不會是黃曲霉毒素。
 
其次,霉變并不必然產生黃曲霉毒素,只有特定條件的霉變才會產生黃曲霉毒素。黃曲霉菌有很多不同的類型,而黃曲霉毒素的產生需要“帶有黃曲霉毒素基因”的黃曲霉菌。有了這樣的黃曲霉菌,還需要合適的溫度、濕度和營養(yǎng)環(huán)境。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霉變,都不滿足這樣的條件。
 
產生黃曲霉毒素風險高的食物,是玉米、小麥、水稻、大豆等糧油作物,以及各種堅果。在儲存中,這些食物如果受潮發(fā)霉,產生黃曲霉毒素的可能性就很高。需要提醒的是,這些食物可能在“沒看見霉變”的情況下就產生了黃曲霉毒素。所以,這些食物無法對黃曲霉毒素“0容忍”,而都是給了一個“可以接受”的限量。不超過那個限量,并不是說就“對健康沒有影響”,而是說“影響小,可以接受”。
 
有很多情況,我們會看到發(fā)霉,但基本上不會產生黃曲霉毒素,比如筷子、菜板、茶葉等等。當然,這些霉充滿了不確定性,看起來也很“臟”,總是應該避免的。
 
甘蔗發(fā)霉,可能會有青霉屬和曲霉屬等少數(shù)菌種產生3-硝基丙酸。這是一種很強的神經毒素。吃下去后很快被吸收,快則十幾分鐘、慢則十幾個小時就會發(fā)病。輕度中毒會出現(xiàn)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視力模糊等癥狀,嚴重的話就可能出現(xiàn)肢體抽搐、腦部水腫、肺水腫,最嚴重的甚至可能呼吸衰竭直至死亡。出現(xiàn)“紅心”或者“黑心”是甘蔗發(fā)霉的典型特征,如果出現(xiàn)了就應該果斷丟棄。有的人會把紅心的部分去掉而繼續(xù)吃剩下的部分,這也是很危險的。即使沒有“紅心”,如果甘蔗已經出現(xiàn)異味(比如酒味),也應該整根丟棄了。
 
水果也可能發(fā)霉。水果并不適合黃曲霉毒素的生長,它們喜歡的青霉和曲霉產生的是展青霉素。這也是一種神經毒素,攝入后可能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、臟器水腫等癥狀。同樣需要提醒的是:當水果上出現(xiàn)了霉點,產生的毒素會向整個水果擴散,謹慎起見最好是整個水果都丟棄。
 
霉菌的種類很多,對人類不友好的只是其中的小部分“壞分子”。還有很多種類,比如一些毛霉、根霉和曲霉,是食品工業(yè)中重要的發(fā)酵微生物。大家熟知的酒曲、醋、各種發(fā)酵豆制品以及國外的藍紋奶酪等等,都有霉菌作出的巨大貢獻。
 
除了受人們控制的“霉菌發(fā)酵”,常規(guī)的食物發(fā)霉了都應該丟棄,這樣的一個原則是正確的。這篇吐槽的,只是一些媒體/自媒體胡說八道的想當然,或者說“以謠言來傳播正確的建議”。

本文關鍵詞:

相關產品

?
微信掃一掃
公眾號:@智云達

電話:4006-099-690 手機:15810687836 公司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(qū)海淀區(qū)中關村和盛大廈